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法语年·重庆法语周”系列报道(六)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1-12-22

“中国法语年·重庆法语周”系列报道(六)走向会通之境

——记刘波教授以“后现代”为题的系列讲座

2011年12月14日是本次重庆法语周的第三天,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波教授为川外的师生们带来了两场以“后现代”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讲座由法语系党总支书记杨少琳老师主持。

刘波教授的两场讲座之间有内在结构和逻辑的联系。上午的讲座“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可以看作是一个楔子和导言。在这场讲座中,刘波教授在历史、社会和哲学的多个方面分析了“后现代思想”诞生的不同基础,也为听众更好地理解“后现代”这个晦涩难懂的概念提供可能。讲座内容涉猎广泛,从“社会风暴”延伸到“思想风暴”,从“语言符号学”发展到“文化符号学”,从“结构主义”过渡到“解构主义”,从“现代性”步进到“后现代性”,从“符号学”回归到“人学”,最后抛出了“人是什么”的议题,并以“用三分法解释人的存在”作为上午讲座的结语。“后现代思想”在刘波老师精彩的讲解中,随着社会思潮、历史演进和思想发展的洪流,一步步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下午的讲座“塞纳河左岸的风暴——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这个系列讲座的重头戏。刘波教授首先分别介绍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各个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其中提到了罗兰巴特的“文化符号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福柯的“话语理论”等。随后,他在“知”、“意”、“情”三个方面为听众勾勒出“后现代思想”的轮廓,描摹出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图景,然后着重提出了“后现代思想”中的语言学转向问题。最后,刘波教授以“走向会通之境”为结语,总结出“后现代思想”带给人类的价值,并建议我们在培养以小观大的缜密心思的同时涵养以大观小的开阔胸襟,启迪我们以变通的观点看待世界,包容多向的价值选择,怀着好奇和感恩去探究、挖掘和赞赏这个充满色彩和矛盾的世界,从而更加亲切地靠近事物的本相。

在提问环节,刘波教授精彩地回答了听众们踊跃的提问,针对中国道家思想与后现代思想的内在同质性、西方思想潮流演变的规律以及学习文学的意义等话题与听众们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

“后现代”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方法,一种知识的全新呈现方式和运行范式,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包罗万象,难以一言以蔽之。而刘波教授的两场讲座,则像一幅主题鲜明、构图清晰、工笔细腻的丹青水墨,令“后现代思想”的面貌徐徐地铺陈在听众眼前。其中既有浓墨重彩的传神描摹,让人印象深刻,也不乏以无胜有的写意留白,用启发的方式留下了思考和探究的空间。

在这两场系列讲座中,刘波教授作为一位在人文学科方面有着深入研究的博学之士,以高超的演讲技巧、幽默的谈吐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在场听众们的阵阵掌声。他的讲授新见迭出、洞烛幽隐,富有很深的启发性,不仅扩充了师生们在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也为听众们开启了一扇直指内心的大门,为我们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为人、更好地生活做出了理论性的指引。

杨少琳书记主持讲座

刘波教授激情讲演中

听众(一)

听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