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与2020遥相呼应的另一个庚子年,我们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那一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那一年,影响一个时代的法国作家加缪,在车祸中与世长辞。
那一年,第一届欧洲杯足球锦标赛在法国举行。
那一年,中国人第一次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具有意义的事情:在祖国的西南内陆、风景秀丽的缙云山脚,四川外语学院法语教研室,这个小小的团体,静悄悄地成立了。
三十余名师生,学识渊博、青春洋溢,组成了生机勃勃的第一届法语专业队伍。
每个人的眼中,闪动着赤子般纯粹的热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炽烈而朴实的憧憬。
在灾荒肆虐、苏联专家撤资的祖国多事之秋,在当时并不发达的西南内陆,在物资缺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之中,正是他们,在困境中点亮了一粒小小的火种。
这一粒小小的火种,日以继夜地不停燃烧,发光发亮,谱写了中国西南地区中法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美好乐章。
建立法语专业的四年后,也就是1964年,我们迎来了中法正式建交。
祖国的伟大外交事业获得重要的成绩与突破,为我们的发展壮大注入一剂强心针。
1960年到2020年,我们从仅有一间教室、寥寥数位师生的小班,变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院系。
如今的我们,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齐全,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培养出的人才桃李满天下。
六十年的欣欣向荣、光辉煊耀,照亮了无数人悸动的梦想与鲜活的生命。
“记忆”,究竟代表着什么?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认为:
“记忆,并不是一些片段与碎片,而是一个场域。”
记忆,有着声音、色彩、味道,承载了人们的热情、向往、努力和遗憾。
它是一个神圣的空间,历经岁月洗练而颠扑不破。
由一代又一代人们建构、传承与凝练,它最终变成了某种抽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理念。只要拥有记忆,我们就获得了身份,获得了意义,获得了一切的原因和希望。记忆并不属于陈旧,它所指向的,是值得憧憬的未来。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六十周岁生日之前,我们想无比郑重地发出邀请: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六十年的“记忆的神殿”。
让我们顺着时间的河流,回溯到一切的最初,再一次梳理那些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声音、色彩、画面,再一次回归最纯粹最赤诚的美好心灵。你,准备好了吗?
图文:胡博乔